2010年7月5日 星期一

甚麼都是全自動的年代

分享文章 |
隨著科技的進步,現在很多工作都交給先進的儀器來處理,
這樣的例子多得數也數不完,
清潔衣服人們大多會選擇使用洗衣機,乾衣機;
作家寫稿會用電腦來代替鉛筆;
檢查方向會開始用gps定位系統而不是地圖冊。

「很方便啊」「很準確啊」「處理速度很快」,要說這樣做的理由也是有很多。

不知道甚麼時候,
手工的年代已經遠去了,已經被淘汰了。
是甚麼時候,我們都變得「全自動化」了呢?


現在,手工製品已經是很罕有的存在,
一些傳統的工藝品的製作技藝甚至已經失傳,
全自動化帶來這樣的結果真的好嗎?

芬迪實在不希望甚麼事都依賴準確的儀器,
雖然跟手工比較起來品質確實會比較優異,
但是手工制的東西卻能做出機器做不出來的「味道」。
根據製作者心情的差異,做出來的成品也會各有特色。

如此這般的味道,芬迪很懷念亦不想這味道被「單一」所扼殺掉……

況且,製作手工製品的表演過程是很華麗的,
這樣的傳統技藝說是一門藝術也不為過,
例如陶瓷製品,只看成品的話你永遠也只能感受到製作者一半的熱情,
只有看著製作的過程,你才會感覺到屬於陶藝的那一份心情!

又例如街頭的雞蛋仔製作,只有看著甜美的蛋漿在模版中漸漸成型,
成為一塊塊香噴噴的雞蛋仔時,吃的時候才會有「這才是最好味的雞蛋仔」的感覺!
雞蛋仔
圖片來源自:wiki


這樣的藝術,在任何地方,不知從甚麼時候,慢慢的消失在大家的眼前……
要到失去了,我們才會懂得珍惜嗎?
全自動化?半自動化?還是要手工的………?
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